西汉被官方盖章认证的皇帝拢共11位,可要算上被废黜的前少帝、后少帝和海昏侯刘贺,再加上本该登基却被王莽硬塞成太子的刘婴,这皇帝数量可就飙到15个了。但诡异的是,这15位皇帝里,只有4位能拥有庙号,和唐朝以后皇帝几乎人手一个庙号的盛况比起来,西汉这庙号含金量简直高得离谱。就连把“文景之治”推向高潮的汉景帝,居然都没捞到庙号,这到底咋回事?
这事儿得从庙号的起源说起。商朝那会儿,庙号可不是随便给的,只有对国家有大功的帝王才能享有这份殊荣。商朝庙号就仨:太宗、高宗、中宗。太宗是开国立业的狠角色,比如商朝第四任君主太甲;高宗是功高盖世的猛人,像缔造“武丁盛世”的武丁;中宗则是中兴之主,比如商朝在位时间最长的太戊,或者迁都邢地让商朝再度兴旺的祖乙。
周朝灭了商朝后,没沿用庙号制度,而是搞了个谥号制度。不管君主好坏,死后都能有个谥号。所以春秋战国那些君主,像齐桓公、晋文公、秦昭襄王,都是谥号。秦始皇统一六国后,觉得谥号制度有子议父、臣议君的嫌疑,直接给废了。至于庙号,那更是千年前就停用的老古董,自然也没人提。所以秦始皇和秦二世,既没谥号也没庙号。
汉朝开国皇帝刘邦,成了历史上第一个既有谥号又有庙号的皇帝。不过他的庙号可不是死后立马就有的,这事儿得往后说。从汉朝开始,庙号和谥号就成了标配,但汉朝的庙号可不是随便给的,得功劳大、评价高才行。
就连雄才大略的汉武帝,都差点没捞到庙号,更别说汉景帝了。两汉四百年,有庙号的皇帝拢共就7个,西汉4个,东汉3个。西汉末年,庙号发放开始松懈,汉元帝、汉成帝、汉平帝这仨不算出色的皇帝,都一度拥有庙号,不过后来又被废了。
到了三国时期,庙号进一步泛滥,曹魏的皇帝几乎人手一个。到了唐朝,庙号就成了皇帝的标配,除了追封的皇帝,每个正式登基的皇帝都有庙号。也是从这时候开始,皇帝的谥号变得老长老长,比如李世民的谥号,一开始是“文皇帝”,后来改成了“文武大圣大广孝皇帝”。这时候再叫谥号就不合适了,庙号又简短又好记,自然就成了后人对皇帝的惯常称呼。
西汉的庙号制度,那可是相当复杂。每个皇帝的庙号来源,背后都有一堆故事。刘邦和汉文帝刘恒的庙号,就是一起定的。刘邦去世时,西汉还没实行庙号制度,吕后和汉惠帝刘盈给他定的谥号是“高皇帝”。
后来吕后掌权,重用吕氏,违背刘邦的“非刘氏不能封王”的约定,引起了刘家宗室和开国功臣的不满。吕后一死,宗室和功臣就联手灭了吕家,废了吕后立的傀儡皇帝,迎立刘邦的儿子刘恒为帝,也就是汉文帝。
汉文帝登基在礼法上有点问题,因为按嫡长子继承制,刘邦的嫡长子刘盈去世后,应该由刘盈的儿子继承皇位。但宗室和功臣怕新皇帝和吕家有血缘关系,将来后患无穷,就找了个理由说这些孩子都不是刘盈亲生的,强行把小皇帝废了。
接下来按理说应该从刘邦的孙子辈里选一个皇帝,过继给刘盈。但当时理论上的第一顺位继承人刘邦的长孙刘襄,自带外戚势力,看起来不好控制。最终功臣和宗室们为了自己的利益,选了刘邦的儿子刘恒为帝。
汉文帝虽然当皇帝当得挺好,但在礼法上毕竟有点“不正统”。他儿子汉景帝刘启登基后,为了彰显自己的正统身份,决定给刘邦和汉文帝立庙。因为只有正统的继承人才能给祖先立庙。汉景帝把刘邦的庙号定为“汉太祖”,谥号全称“汉太祖高皇帝”;把汉文帝的庙号定为“汉太宗”,谥号全称“汉太宗文皇帝”。汉景帝故意忽略了汉惠帝刘盈,一来汉惠帝功绩不够,二来给汉惠帝立庙就不能显示自己是正统了。
汉武帝刘彻去世时,他的儿子汉昭帝没给他立庙,那时候汉武帝自然没有庙号。给汉武帝立庙的是他的曾孙汉宣帝刘询。汉宣帝给汉武帝立庙的原因,和汉景帝给刘邦、汉文帝立庙的原因一样,都是为了彰显自己的正统。
汉宣帝的祖父是卫太子刘据,在巫蛊之祸中自尽,朝廷一直把他当罪人看待。汉宣帝登基后,面临“罪人之后”的名声问题。为了彰显正统,他做了两件事:一是给曾祖母卫子夫、祖父刘据夫妻、父亲刘进夫妻定谥号;二是给汉武帝立庙。
汉武帝虽然英明神武,但晚年糊涂,对匈奴作战屡战屡败,还酿成了巫蛊之祸,导致“海内虚耗,户口减半”。所以汉宣帝想给汉武帝立庙时,遭到了不少反对。代表人物是长信少府夏侯胜。但汉宣帝不顾反对,硬是把这事儿推行了下去。霍光作为汉武帝的托孤大臣,也不便反对。于是汉武帝成了西汉第三个有庙号的皇帝,庙号“汉世宗”。
汉宣帝去世后,他的儿子汉元帝没给他立庙。汉宣帝第一次拥有庙号,是王莽立的。王莽掌权时,为了讨好太皇太后王政君,给王政君的丈夫汉元帝立庙,还顺带把汉宣帝的庙号也定了下来。汉宣帝庙号“汉中宗”,汉元帝庙号“汉高宗”。后来汉平帝去世,王莽为了平息谣言,也给只活到14岁的汉平帝立庙,称为“汉元宗”。同时为了掩人耳目或讨好王政君,还给汉成帝立庙,称为“汉统宗”。
西汉有庙号的皇帝,按说应该有7个,但为啥大家都说只有4个呢?因为王莽篡位后,他立的庙号都被刘秀给废了。刘秀只承认汉太祖刘邦、汉太宗刘恒、汉世宗刘彻这3个庙号。汉宣帝的庙号也被废了,只因那是王莽定的。后来刘秀一统天下后,为了彰显正统,又给汉宣帝立了庙,庙号还是“中宗”。所以后世只承认这4个西汉皇帝的庙号。
西汉没庙号的皇帝里,大部分确实不突出,但汉景帝可是个例外。他功绩赫赫,却一直没捞到庙号,真是让人费解。有人说是因为西汉庙号太严格,汉景帝比不上那4位有庙号的皇帝。但汉景帝连王莽批发庙号的时候都没赶上,汉元帝、汉成帝、汉平帝都短暂有过庙号,汉景帝可比他们出色多了。
其实汉景帝没庙号,主要是差点运气。刘邦和汉文帝的庙号,是汉景帝为了彰显正统而建的,自然没他啥事。汉武帝没彰显正统的需求,不会想到给父亲立庙。汉宣帝给汉武帝立庙时,汉武帝已经是他的曾祖父了,汉景帝离他更远,所以只给汉武帝立庙就足够了。
王莽给汉宣帝和汉元帝立庙,主要是为了讨好王政君,带上汉宣帝是因为他比汉元帝出色太多,至于汉景帝,那就没必要带了。等到刘秀给汉宣帝立庙时,刘秀认汉元帝为父,认汉宣帝为祖父,给祖父立庙理所至于汉景帝,那已经是快200年前的事了,带上他意义不大。
就这样,汉景帝成了西汉没庙号的皇帝里最优秀的一个。在西汉,要得到一个庙号,真是不容易啊,既需要功绩过硬,还需要点运气。你说是不是这个理儿?#图文打卡计划#
创通网配资-比较好的证券公司-加杠杆的炒股软件-股票配资盘提示:文章来自网络,不代表本站观点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