从古至今就有这么个怪现象:不少指挥官和军队总迷信“火力优势就是胜利”,觉得炮弹扔得多、坦克装甲车堆得够,仗就赢定了。
他们一门心思往战场上堆硬件、倾泻弹药,结果呢?一次次在小土坡、地道里栽大跟头,到最后都没琢磨明白,战争根本不是这么回事。
硫磺岛钢铁战
1945年美军打硫磺岛,那火力配置看着就吓人——400艘军舰围着小岛转圈,500架飞机天天往下扔炸弹,1.6万吨炮弹砸下去,岛上的火山灰都被翻了三尺深。
结果呢?日军指挥官栗林忠道根本不跟他们硬碰硬,带着2.1万人在岛上挖了18公里长的隧道网,修了300多个隐蔽碉堡,把整个硫磺岛变成个大堡垒。
美军以为炮弹炸完就能轻松登陆,没想到一上岸就被藏在隧道里的日军打懵了——表面阵地是空的,冷枪从地底下冒出来,一个小土坡都能守三天。
就这么个20平方公里的小岛,美军打了36天,伤亡2.9万,日军最后几乎全军覆没,才算勉强拿下来。
上甘岭与地下城较量
到了1952年朝鲜战场,美军又犯了老毛病。第八集团军司令范弗里特照搬硫磺岛那套,觉得炮弹多就能解决问题。
对着上甘岭两个小山头倾泻190万发炮弹,平均每秒6发,山头都被削矮了两米,表面阵地炸得连石头都成了粉末。
范弗里特以为这轮“钢铁风暴”下来,志愿军早该没影了,结果呢?志愿军根本不在表面阵地硬扛,早就钻进了深35米、总长8800米的坑道里,把整个上甘岭变成了地下迷宫。
坑道里有储粮洞、蓄水池、医疗所,甚至还有简易电影院,活脱脱一个“地下城池”。
白天美军占表面阵地,晚上志愿军从坑道里摸出来反击,佯装败退到半山腰,等美军追上来突然集火,好几次把美军打回出发地。
最关键的是补给,6万民工和8500名运输员组成“血肉物流”,冒着炮火爬陡坡送弹药,光伤亡就1700多人,硬是把炒面、弹药送进坑道。
就这么耗着,43天过去,上甘岭阵地没丢,美军伤亡2.5万,炮弹打光了仗还没赢,这火力迷信的坑,美国人又掉进去了。
“火力迷信”:重武器轻“人”用
从硫磺岛到加沙,这些仗打下来,说到底都是同一个问题:迷信火力的人总把战争当成简单的硬件对抗,以为炮弹多、武器先进就能横着走,却忘了战争的核心从来都是“人”的较量。
日军在硫磺岛挖隧道、搞“玉碎”,看着挺顽强,其实就是硬拼送死。
没有战术配合,没有后勤支撑,士兵躲在隧道里只能被动挨打,最后全军覆没,除了留下一堆尸体,啥也没换来。
可志愿军在上甘岭不一样,坑道不是死穴,是活的战场:白天躲进去避炮火,晚上摸出来反击,佯装败退诱敌深入再突然集火。
6万民工爬陡坡送炒面,运输员冒着枪林弹雨钻封锁线,1700多人伤亡才把弹药送进坑道,这叫“血肉物流”。
坑道里医生给伤员截肢不用麻药,战士啃冻萝卜还哼着歌,靠的是“守住阵地”的信念。
你看,同样是躲地下,日军是被动等死,志愿军是主动用战术、用信念、用协同把坑道变成杀场,这才是“人”的能动性。
炮弹能炸平山头,炸不垮人的意志;火力能摧毁工事,摧不毁抱团的决心。
到了俄乌战场,这道理照样没过时。
就说阿夫迪夫卡那仗,被人叫“21世纪版坑道战”——俄军仗着坦克装甲车多、炮弹跟不要钱似的往前砸,以为靠铁甲洪流平推就行,结果乌克兰士兵根本不跟他们硬碰硬,在城里城外挖了几十公里战壕,把无人机和战壕玩出了花。
白天躲在战壕里用无人机侦察俄军动向,晚上摸出去在坦克必经之路埋地雷,无人机从战壕里飞出来扔炸弹炸履带,俄军坦克冲过来就被打伏击,想炸平战壕?
战壕里早挖了四通八达的交通壕,炸塌一段马上从另一段冒出来。
就这么个小地方,愣是把俄军的铁甲洪流拖了半年拉锯战,到最后俄军炮弹打了不少,阵地没往前推多少。
你看,就算到了信息化时代,无人机满天飞,能让士兵在零下20度的战壕里啃面包、顶着炮火修工事、靠无人机和战壕打游击的,不还是那份“死磕到底”的劲头?
战争胜在人心信念
从古至今那些迷信炮弹多就能赢的指挥官,说到底都是没搞懂战争的本质——炮弹能炸平山头,炸不垮躲在坑道里啃冻萝卜还哼歌的士兵。
火力能摧毁工事,摧不毁运输员爬着陡坡送弹药时“死也要把炒面送上去”的念头。
你以为堆硬件就能横着走?范弗里特190万发炮弹砸下去,上甘岭阵地没丢,最后只能对着削矮两米的山头骂“邪门了”。
他忘了志愿军战士在坑道里互相打气“守住阵地就是胜利”,这才是比钢铁洪流更硬的东西。
以色列“铁穹”拦得住无人机,拦不住加沙地道里哈马斯揣着RPG等伏击的决心;俄军坦克再多,冲不破乌军战壕里士兵抱着炸药包说“跟你拼了”的狠劲。
沉迷火力迷信的人,说白了就是对战争规律装瞎,对“人心”这东西视而不见。
你可以用炮弹把山炸成灰,但藏在泥土里、刻在脊梁上的信念,那是炮火够不着的地方,也是他们一次次栽跟头的根儿。
还抱着“堆硬件就能赢”的幻想?早晚跟范弗里特一个下场:炮弹打光了,仗没赢,最后只能蹲在弹坑里发呆,想不通为啥那些啃冻萝卜的、爬陡坡的、躲地道的,比钢铁还难啃。
创通网配资-比较好的证券公司-加杠杆的炒股软件-股票配资盘提示:文章来自网络,不代表本站观点。